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老年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6个月。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差1例。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感染、神经肌肉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患侧肩疼痛明显减轻,能完成穿衣、摸背等动作,日常生活自理良好。结论:老年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近1年来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80例,年龄18~49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4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对照组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80例患者中,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有效率91.03%,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有效率为83.67%。经x2检验两两比较,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P值为0.042。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间,还是在患者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组,并且上述数值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31和0.043)。结论: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对脊髓型颈椎病对神经的压迫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末次随访时根据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3~1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问为20~46分钟,平均31.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2~28 ml,平均39.8ml,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0周。末次随访时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所有患者均为优。结论: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松宝颗粒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7年4月—2020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肌肉注射依降钙素注射液,10 U/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骨松宝颗粒治疗,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平均骨密度(BMD)、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β-CTX)、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06%,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P<0.05)。治疗后,两组BMD、BGP显著升高,但β-CTX、IL-6、TNF-α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BMD、BGP高于对照组,而β-CTX、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松宝颗粒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改善骨转换因子和炎症细胞因子,降低ODI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6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临床病史、血液指标、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等。分析直肠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16例患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单发骨转移51例(44.0%),多发骨转移65例(56.0%),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骨盆、胸椎、腰椎、骶椎和肋骨。108例(93.1%)患者合并其他部位转移。从确诊结直肠癌至骨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5.42个月,从骨转移至首次发生骨相关事件中位时间为2.35个月。骨相关性事件中骨转移灶放疗、严重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发生率分别为42.2%、22.4%、8.6%。发生骨转移后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6.9%、21.4%、12.5%,中位生存时间为11.4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原发灶大小、ALP水平、CEA水平、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骨转移后化疗和双膦酸盐治疗与预后相关(均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和化疗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放疗及双磷酸盐类药物可以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帮助,全身化疗可以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方法。方法采用髌骨外侧支持带广泛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股内侧肌移位及半侧髌腱内移的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32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儿。结果经评估患儿优25例,良6例,差1例。结论联合软组织手术是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牛耕  蒋西玲  王文斌  李东海 《新中医》2022,54(24):153-157
目的:基于调神止痛理论研究针推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 例腰椎间盘 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37 例。2 组均卧床休息4 周并给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对 照组基于调神止痛理论给予镇痛法、移痛法、消痛法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基于 调神止痛理论选穴的针刺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临床症状评分、血清 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9.19%高于对照组59.46% (P<0.05)。治疗后,2 组疼痛VAS 评分、临床症状评 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1β、PSQI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调神止痛理论针推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疼痛感,改善患者睡眠,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屈膝功能不足70&;#176;时,就会对人的生活有较大影响,应积极治疗,行关节松解手术。术后做好康复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改善关节功能的关键。21例关节僵直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功能训练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人体组成学的角度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关系。方法:筛选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组)和健康女性(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检测体成分,并进一步检测相关的血生化指标。结果:骨量及腕部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50岁前体质量升高,50岁以后无变化;脂肪率在45岁以前降低而在45岁以后升高;观察组各年龄段的卵泡刺激素、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均升高,而血清雌二醇降低;观察组的脂肪率在绝经前期降低,在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升高,而骨量和腕部骨密度在3个时期均降低。在围绝经期,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甲状旁腺素和骨钙素升高,而雌二醇的浓度降低。此外,骨密度与骨钙素、骨量、血清雌二醇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非脂肪率、脂肪率、甲状旁腺素、卵泡刺激素。结论:河南地区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既受雌激素、卵泡刺激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水平的影响,又与脂肪量、非脂肪率、骨量等体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利用体成分指标预测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可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松宝颗粒联合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10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唑来膦酸,4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于30 min内完成滴注,治疗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骨松宝颗粒,1袋/次,3次/d,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代谢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72.22%)明显高于对照组(51.85%)(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AS评分下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VAS评分更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骨钙素(OC)下降,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OC更低,25(OH)D3更高(P0.05)。结论骨松宝颗粒联合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骨代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